第六十一章 心理医生叶晨开课(2 / 4)

疲惫的苍白。

叶晨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深知贺秀莲的倔强和好强,直接让她放松或者放弃是绝无可能的。作为一个拥有自身心理医生经验的丈夫,他开始了细致入微的“对症下药”。

第一步要做的,是对贺秀莲精准减压而非盲目的鼓励。叶晨没有空泛的说“别急,慢慢来”或者“你已经很好了”,这样只会让贺秀莲觉得丈夫不理解她的困境。

他先是仔细的观察发现,贺秀莲的焦虑核心在于几门主干课程和一篇重要的学年论文。于是在某个深夜,当贺秀莲对着一堆外语文献几乎要崩溃时,叶晨坐在了妻子身边,拿过那本文献,快速浏览了一遍,然后说道:

“秀莲,这篇东西的重点其实是第三章和第五章的案例分析,前面的理论综述,你看这篇中文的综述文章,打个底就好,我已经帮你找出来了。”

说着,叶晨光,变魔术似的从自己书堆里抽出一本杂志,指给妻子看,然后继续道:

“你看这篇文章,把核心观点提炼的很清楚,能省你一半时间。至于这些专业术语,你死记硬背,效率低,我帮你做了卡片,放在桌上,每天吃饭前后看两眼混个眼熟就行。结合案例看,就容易懂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叶晨要做的不是替妻子学习,而是帮她找到最高效的学习路径,剔除无效努力,这个举措直接减轻了妻子的任务量。

至于第二步则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疏导,叶晨坚持每天清晨拉着妻子去操场跑步半小时。一开始,贺秀莲不情愿觉得是在浪费时间,有这个时间她都能背好几个单词。

但是几次下来之后,贺秀莲发现,运动后虽然身体疲惫,但是大脑确实更加清醒,学习效率反而提高了,于是这成了他们夫妻俩雷打不动的习惯。

叶辰还会在妻子焦灼到极点时,强行把她从书本里拉出来,泡上一杯热茶,或者只是搂着她的肩膀,陪她在校园里安静的走一走。

聊一些轻松的话题,比如小星宇在爷爷奶奶家的趣事,或者是老丈人和大姐在双水村最近的来信,短暂的放空是为了更好的重新投入。

叶晨时刻关注着妻子的心理状态,因为他心里很清楚,此时的妻子和那些面临高考的学子没什么区别,都处在和自己较劲的时刻。

随着时间的推移,叶晨发现贺秀莲陷入了一种“全面自我否定”的情绪,因为几门课的困难,否定了自己所有的能力,这让他感到如临大敌。

叶晨特意找机会和妻子讨论他擅长的领域,比如贺秀莲对当代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往往有极其敏锐和独特的视角,这都源于她自身的生活体验。

“秀莲,你上次说的关于《青春之歌》里林道静的那个看法,真的是太精彩!我们老师今天课上还引用了类似的观点,但我觉得都没你说的透彻。你这篇论文完全可以从这个优势点深入下去,肯定能写好。”

叶晨不断地肯定妻子的长处,帮她将有限的精力聚焦于能做出成绩的地方,从而建立正向激励,抵消挫败感带来的沮丧。

说贺秀莲经历的这些,叶晨作为曾经的学子,全都一个不少的经历过,他太清楚,这时候学生的脆弱和敏感了,所以他不停的排解妻子的苦恼和愁绪,让她有一个健康的心态,眼瞅着临门一脚了,十八拜都拜了,肯定不能倒在这最后一哆嗦上。

为了缓解妻子的疲惫,叶晨默默承担了更多的家务。每天早早起来去买好早饭,保证营养。图书馆占座、整理笔记资料、甚至帮她誊写修改论文草稿……

他尽可能的在琐事上为妻子节省每一分钟,让贺秀莲能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最核心的学习难题上。

夜深人静时,当贺秀莲终于支撑不住伏案睡去。叶晨会轻轻为她披上衣服,关掉台灯,看着他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