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第48章 达摩克利斯之剑(1 / 2)

聂冰驱车,载着景丹母女去到了距离黄江市两百公里外的宁州市,出行目的地为滨海陵园,坐落于宁州东侧,依山傍海、肃穆幽静。

一家三口走入墓园的时候,此行缺席的海葳给聂冰打来电话,说是豫省汝南市的平成县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恶性大案——在一名独居农户的后院中,当地公安机关先后挖出了十七具少年骸骨。

消息一经传开,全国各地的媒体人立即涌向了案发地。

据说,埋尸现场人骨累累,恍若经历过一场血腥屠杀。随着挖掘工作的不断深入,仍不时有肢体残骸源源冒出,以致具体的死亡人数迟迟无法确定。不断出土的残骸尸骨令现场勘察的刑警们几乎全员崩溃,甚至有人挥锹挥到浑身战栗,面对着遍地标了号的累累白骨,难以自持,放声痛哭。

海葳是最早一批赶到平成县的前线记者,街道上的轰鸣嘈杂掩盖不住他话里透出的精干专业,他对聂冰说道“这案子一经曝光,县政府第一时间忙的不是配合调查,反倒是设卡阻拦媒体采访,现在只有央视记者被允许进入埋尸小院。好在我联系到一名失踪少年的父母,对方愿意让我扮成他家亲戚,会一会当地警方。”

整洁、寂静的墓园内,一袭黑裙的景丹牵着女儿景良月的手,一路走在前头。

聂冰跟在妻女身后,同海葳保持通话“以这个死亡数字来看,公安部应会指派专家来协助案件侦破。长江以北的大案不会请动83号配合侦察,你在当地切记不要鲁莽行事。”

“这么多个青少年在当地接连失踪,平成县的教育部门是否渎职,公安机关又是否作为,这些问题全都有待深挖。”

作为一名顶尖的媒体记者,海葳对于新闻事件的挖掘,俨然已站到了一个更高的维度。与其和多数同行一样,单单去调查一名变态凶手的扭曲人生,他更愿意揪出惨案背后的无形推手。

聂冰曾在网上看过一场吴瑕和海葳之间的巅峰对谈。在一次法制交流活动上,两位老对手身份、立场互换,由主持人吴瑕询问嘉宾记者海葳,在他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案件是哪一宗。

谁料,海葳竟莫名提到了位列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看似和活动主题风马牛不相及,却被吴瑕识破了他的言下之意。

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尽管案情简单、原委清晰,但倘若回顾其罕见的审理过程,便可知该案最初从县到府,再从府至省,最终一路上呈到了金瓦金銮殿,珠帘之后的慈禧面前,由老佛爷亲自拍案定论。

在这起案件中,共计有百余名清代官员被革除了顶戴花翎,轻则永不续用,重则发配流放。事因为官不为,官官相护,以致小案变大案,大案化冤案。

海葳所答,正是要以媒体记者的身份,监督、警诫当下的司法从业者,督其执法严明,诫其审讯公正。

相较之下,吴瑕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他顺着海葳的思路扩散,还以一招借力打力,称公平、正义的法制社会需众人携手共建,人人皆持达摩克利斯之剑,人人又同时皆为剑下之人。

那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给聂冰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只感吴瑕和海葳仿佛一柄利剑上的两侧利刃,都以所向披靡之势,在舆论狂潮中寻求和传递着真相,但因立场不同、角色相异,造就了他们之间的针锋相对。

此刻,聂冰握着手机,不忘再度提醒“做好本职,注意安全。”

海葳应了一声,不无遗憾道“我哥今年的忌日,我没法赶去给他扫墓了。”

聂冰回说“你用行动践行,他不会怪你。”

海葳突然另转话题“代我向吴瑕问好,祝他早日康复。”

聂冰闻言一笑“他是下属,我是上级。要祝康复,你最好亲口带到。”

聂冰此举原是为缓和警、媒两大顶尖人物的紧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