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算过了。”柳依拿着算盘走过来,算珠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需要三十车石料,五十捆麻绳,村里的壮丁够,就是得请个石匠。我托人去城里问了,说是有个老石匠,当年也是守关的兵,愿意来帮忙。”
白若雪把接满雨水的竹筒递给念念,银铃般的笑声惊飞了檐下的燕子。“我去请石匠!”她拍着胸脯说,“顺便带点咱们的新茶给他尝尝,保准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凌羽望着她们的笑脸,忽然想起老将军赵猛的那柄断刀。此刻那刀正挂在祠堂的正中央,刀身被柳依擦得发亮,“忠”字的刻痕里填了金粉,在阳光下闪着柔和的光。刀的旁边,挂着柳依新绣的锦旗,上面写着四个大字:“人间烟火”。
炊烟从各家的烟囱里升起来,混着雨后泥土的腥气,漫过整个村庄。张婶在巷口喊着孩子们回家吃饭,声音被风吹得很远,却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凌羽低头喝了口茶,茶汤滑过喉咙,带着微苦的回甘。他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从来不是把刀擦亮,把旗扛稳,而是把日子过成一杯茶,一碗粥,一条路,一声吆喝——是让那些用生命换来的安宁,真正扎根在这片土地上,长出新的希望。
暮色渐浓时,他抱着熟睡的念念走进里屋。苏瑶在灯下缝着孩子们的新衣裳,柳依在核对修路的账目,白若雪在院子里给那匹白马刷毛,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江南小调,是苏瑶教她的。
窗外的月光又亮了起来,照着祠堂的断刀,照着菜畦的青菜,照着石碾上的字迹,照着所有在岁月里静静生长的,平凡而珍贵的日子。
凌羽轻轻抚摸着女儿柔软的头发,忽然觉得,这九万字写不尽的江湖,不过是有人在岁月里,把烽火酿成了清茶,把刀光熬成了粥香,把守护写成了——
一屋,两人,三餐,四季,和无数个,被烟火温暖的明天。
战神龙王凌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