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打窝就是为了起竿(2 / 3)

正认可了,这事儿就算翻篇。

具体的事情是具体部门来分别谈。

直到走出会议室,市领导都在亲切细致的交流,让卫东听出来,重点在那个江南区贸易中心大厦的事儿,那才是对方关注考虑的核心。

不建大楼也要用别的形式来推动江州地区这个计划单列市的改革发展。

握手告别后到外面,警察局的先笑着来寒暄几句,涉嫌破坏生产秩序的人已经抓了,由商社那边先来跟你具体谈赔偿,我们支持你的自身权益保护,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有任何情况随时交流;

然后是商业局领导,诚恳的道歉是当时有人被商社的人情关系拉下水,没有秉公办理,这边已经调离职务,接下来江州市商业局把卫生巾厂列为第一家民营重点扶持企业,这是我们的优惠政策,每一条还可以商议,你随时联系我,现在就是确认新厂开工时间,我们压力的确很大。

让卫东刚说没问题,新设备新款式今明天就能投产。

旁边的工业局才加入:“之前的药剂厂转向,其实面积还是太小了,当时接近两千名员工非常拥挤,现在我们能不能考虑保证这部分工人重新开工的同时,真正扩大建设座现代化的标杆性工厂,市里面从贷款到土地各方面都能给予支持。”

沈老三早就抱怨过那厂子太小挤不下,二十多万的产能已经是三班倒的最大结果。

可以说去商州开个分厂,最大的主因就是这没法扩大了,周围不是棚户区,就是其他厂房建筑。

让卫东之前是表达过希望把江州厂扩充到日产百万包产能。

思忖着慢慢点头:“我们做梦都想扩大两三倍产能,甚至十倍,但我们这设备技术含量距离平京车间那台全自动进口设备差太远,一台机器就要配十个人包装,一千台就要一万人包装,产量大概才是一百万包,可那台领导人批复进口的全自动设备!卧槽,两三个人看着就行了,机器开足马力供足料一天三万包!如果有三十条线,几十百把个人顶我们一万人的效率!”

不知道是不是那句脱口而出的卧槽,让围着他的几位主管领导都笑起来。

工业局的还探讨:“那能不能仿制这台全自动进口设备呢?”

让卫东本来在摇头:“很难,我已经请了江大机电专业和商州机械厂的专家去……”

转念一想:“为什么不能呢,缺什么我们就买什么,大不了部分电控配件我们自己从国外买,嗯,这次去HK就争取把这个敲定,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全自动生产线!”

顺势还能加重自己去HK的砝码,老保安在心里为自己的小聪明暗暗点赞。

周围人都鼓掌,工业局彻底把事情定下来:“好,那就老厂继续发光发热,新厂扩大规模的同时尽可能研发全自动生产线,不过你说能解决几千上万群众的就业问题,现阶段也是极好的,都不耽误,那明天我们就去现场看看?”

让卫东连忙保证老厂已经在测试设备,尽快开工扩大规模,新厂在哪?

对方这才揭晓谜底,就是刚才提到的江南工贸交易大楼附近,由市里面刚申请到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鼓励各种港资、台资以及优秀民营企业入驻。

哦,让卫东终于能瞬间串起这几块碎片。

刚才那位对贸易中心很上心,大楼不行那就会展中心的模式也要尽快论证出结果来敲定,加上这个同区域的开发区,还有市内第一家民营重点扶持企业的名头,甚至希望带来几千上万个就业机会。

这是要让卫生巾厂去撑住这个新开发区的牌面啊。

以让卫东的了解,这会儿有屁的港资、台资企业会正儿八经的大手笔投入。

起码很难在江州这样的内陆城市来投资。

甚至是各种骗子横行!

那就点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