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看着完整的证据链,他满意地点点头:“现在证据确凿,周建明的供述与现场勘查、物证检测结果完全一致,这起案件可以正式进入起诉阶段了。” 他拿起邓永的遗照,轻声说道:“邓师傅,你可以安息了,凶手一定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周建明案件结束之后的第11天,刑侦支队这边再次接到报案东郊水泥厂的物料堆里发现了一具尸体。
此刻,东郊水泥厂的晨雾还没散尽,灰白色的水泥粉尘在空气中漂浮,落在物料堆的黑色防尘网上,像是铺了层薄霜。保管员李志前瘫坐在物料堆旁的水泥地上,手里攥着刚报完警的手机,屏幕还亮着 “通话结束” 的界面,他的胶鞋上沾着水泥灰,裤腿被物料堆里的铁丝勾出一道裂口 —— 半小时前,他像往常一样检查物料堆存量,刚爬上第三堆水泥熟料堆,就看到防尘网下露出一截浅色衣袖,掀开一看,竟是一具蜷缩的女性尸体,吓得他连滚带爬摔下来,连对讲机都掉在了地上。
李明的警车刚停在水泥厂大门外,轮胎碾过散落着水泥碎屑的路面,发出 “咯吱” 的摩擦声。他推开车门,一股混杂着水泥灰和潮湿泥土的气味扑面而来,远处的回转窑还在 “轰隆” 运转,轰鸣声让现场的凝重气氛多了几分压抑。“立即拉警戒线,封锁物料堆周边 50 米范围,禁止任何人员靠近。” 李明对着对讲机沉声下令,目光扫过眼前的场景 —— 五堆水泥熟料堆成小山状,尸体所在的第三堆位于厂区东侧,靠近围墙,周围散落着几根断裂的铁丝和破旧的防尘网碎片。
小杨背着勘查包率先钻进警戒线,勘查灯的光束穿透晨雾,在尸体上划出清晰的亮线。“女性尸体,年龄初步判断 25-35 岁,身高约 160cm,” 他蹲在物料堆旁,小心拨开覆盖在尸体上的防尘网,“身穿浅粉色长袖连衣裙,裙摆有撕裂痕迹,领口处有明显的拉扯褶皱;双脚赤裸,脚踝处有环形勒痕,表面有轻微擦伤,推测生前曾被束缚。” 尸体蜷缩呈侧卧位,右手紧攥着半截白色纤维,指尖指甲缝里嵌着少量水泥灰和红褐色泥土,与物料堆的灰白色水泥熟料明显不同。
小 孙拿着足迹灯在物料堆周围的地面勘查,水泥地面上覆盖着薄薄一层粉尘,清晰地保留着多组脚印。“发现一组 38 码女士皮鞋印,” 他用标尺测量,“步长 58 厘米,步宽 12 厘米,步角 3 度内扣,符合 160cm 左右身高女性的步态特征,鞋印边缘有新鲜磨损,鞋底花纹嵌着水泥熟料颗粒,与尸体所在物料堆的颗粒成分一致。” 在距离尸体 3 米外的铁丝旁,他又发现一组 42 码男士工靴印,“步长 70 厘米,步宽 16 厘米,步角 4 度外撇,推算身高 170-175 厘米,鞋印前掌压力集中,后跟有明显拖拽痕迹,推测该男子曾在现场搬运重物。”
物料堆顶部的防尘网有一处不规则破口,小 孙用镊子夹起破口边缘的纤维:“防尘网为聚乙烯材质,破口处有明显的撕扯痕迹,边缘纤维呈断裂状,非自然老化破损,” 他将纤维与尸体手中的半截白色纤维对比,“两者材质一致,推测尸体是被人从破口处扔进物料堆的。” 在破口正下方的水泥地面上,有处淡褐色的擦拭痕迹,长度约 30 厘米,“擦拭方向从围墙指向物料堆,痕迹边缘模糊,推测是拖拽尸体时留下的,需提取残留物检测成分。”
小王把询问笔录本放在警车引擎盖上,李志前的手指在 “8 月 15 日清晨 6 点 20 分” 的时间上反复摩挲,指节因紧张而泛白。“我每天早上 5 点半到岗,先检查厂区大门,再逐个核对物料堆存量,”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牙齿打颤的声音在晨风中格外清晰,“今天走到第三堆的时候,看到防尘网鼓起来一块,以为是风吹的,就爬上去想把网扯平,结果一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