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正则同志牵头,由组织部准备一份向省委的详细报告。”
“要如实汇报火灾发生后我们采取的措施、当时的考量,以及现在认识到的问题和我们将要采取的纠正措施。”
“态度要诚恳,认识要深刻,措施要具体。
“第四,对那篇内刊报道所反映的受伤家庭困难问题,再次进行核实,确保我们的救助帮扶工作百分之百落实到位,绝不能留下任何口实。”
顾常青最后强调道:“同志们,这件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对待事故问责,绝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和迁就。必须坚持原则,做到公正透明,经得起任何方面的审视和检验。”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挽回影响,取信于民,也对得起我们肩上的责任。行动要快!”
当然这番话,在场的大佬有几个听进去了就不得而知。
但会议结束后,顾常青的指示却以最快的速度得以落实。
清晨,阳光透过百叶窗在赵孝荣下榻的宾馆房间投下明暗交错的光条。
赵孝荣正心情颇佳地整理着领带。
他昨天就到了省城,除了参加一个常规的经济工作座谈会,更重要的目的是为市纪委书记人选的事活动活动。
赵孝荣约了好几位相熟的省领导秘书和组织部干部处的老同事。
毕竟他曾经在省城汉州副市长的位置上干了好些年,人脉还是很广的。
他打算中午和这些秘书一起吃饭“聊聊天”,下午再去一位组织部副部长那里“汇报工作”。
他盘算着,只要把自己看好的人推上去,李仕山和那言再怎么蹦跶也没有任何意义。
就在他对着镜子最后打量自己的时候,手机响了。
赵孝荣看来电显示,是省委组织部的座机号码,而且是干部监督处的内线。
赵孝荣的心下意识地紧了一下,但旋即放松。
干部监督处有时也会就一些干部考察情况与市里沟通,可能是例行公事。
他清了清嗓子,接通电话,语气轻松甚至带着一丝笑意:“喂,你好。”
电话那头的声音却很公式化,甚至带着一丝冷淡:“赵孝荣同志,你好。我是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王林。”
“受部领导委托,正式通知你,请你今天上午十点半,到部里305会议室来一趟,袁学民部长要和你谈话。”
“袁部长?”赵孝荣的心跳漏了一拍。
组织部长亲自谈话?
而且还是通过干部监督处通知?
这规格和流程……透着一股不寻常的味道。
他努力保持镇定,“好的,王处长,请问是什么方面的内容?我好准备一下。”
“赵孝荣同志,按程序,谈话内容需要当面传达。请你准时到场即可。”
对方的语气没有任何波澜,说完便客气地挂断了电话。
听着手机里传来的忙音,赵孝荣拿着手机,站在原地愣了好几秒。
刚才的好心情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一种强烈的不安遍布全身。
袁学民部长亲自谈?
305会议室?
那是组织部通常进行重要人事任免或诫勉谈话时用的地方!
难道又出什么事情了?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赵孝荣坐立难安。
他立刻给白朗打去电话,可惜没人接听。
他试图给几个熟悉的市领导秘书发信息旁敲侧击,回复要么是“不太清楚”,要么就石沉大海。
这种异常的寂静,反而加剧了他的恐慌。
十点二十五分,赵孝荣提前五分钟到达市委组织部305会议室门口。
深吸了一口气,他推门进去。
会议室里,组织部长袁学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