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横渠四句,爽文必备!(1 / 5)

几日后,一份由新任检校海运使明慧郡主刘绰拟定、经中书门下附署用印的《市舶司遴选吏员令》正式颁布,张贴于长安各城门及衙署外。

政令核心只有一条:唯才是举,公开考核。

无论出身、无论性别(此条尤为醒目)、无论原有职衔,皆可报名参加市舶司吏员遴选。

考核分三部分:一曰“行测”,考校算术、逻辑、律法基础;二曰“申论”,依据给定海事商贸案例撰写策论;三曰“专试”,依据所报职位(如船舶调度、关税核算、蕃语翻译、货物鉴定等)考核专业知识。

现有官吏若想转入,需提供过往履历考评,但仍需通过简易版的“行测”与“专试”,以确保其能力匹配新职。

此令一出,全城哗然!

“不论男女?这……成何体统!”

“看清楚点,内官们也能考试!不男不女的都行,女子为何不能应试?”

“女子除了会绣花做饭生娃,还能干啥?内官好歹还有把子力气!”

“明慧郡主不也是女子?你如此瞧不起女子,有本事别来报名啊!要不进了市舶司,还要让女人管呢!”

“公开考试?那寒门庶子,甚至商贾之徒,岂非也能与我等同堂为吏?”

“行测?申论?这是何等古怪名目?考的是圣贤书还是杂学?”

“刘郡主此举,真是……石破天惊!”

“这衙门里要真有一帮娘们在,还怎么做事啊?我看这衙门不考也罢!”

“是啊,天底下哪有这样的衙门?又不是尚宫局!”

“明慧郡主做的新奇事还少?哪件没办成?不考你来干什么?”

“郡主是仙子下凡,天上的神仙有男有女,那这地上为官作宰的凭啥不能有男有女?凡夫俗子没见识!”

赞誉者有之,认为这是打破门阀、选拔真才的良法;质疑抨击者更多,视其为破坏官场规矩的异端。

但无论如何,这新鲜又严厉的规则,确实让许多只想靠关系塞人的人暂时傻了眼,掂量着自家那不成器的子侄亲故是否真能通过那闻所未闻的考试。

然而,总有自恃身份或觉关系足够硬朗的人,依旧试图绕过规则。

比如,俱文珍就差人直接送来一份名单,上面列了五六个人名,只附一句话:“此数人颇伶俐,望郡主妥善安置。”语气不容置疑。

又比如,韦贤太妃也派人来递话,言及娘家有一侄孙,“读书或许不成,但于数字极为敏感,管个仓库账目应是绰绰有余”。

刘绰知道自己的头没那么铁,在与李德裕商议后,只得采取折中之策。

她亲自回复俱文珍和韦太妃,表示相信他们看人的眼光,但遴选令即已公布,若有人不参加考试就入职,怕是难挡悠悠众口。

但真要安排入职,也不是不行。

就是只能去市舶司下设的“仓廪署”做文书核对、或是“驿传所”负责与管理船只补给的后勤部门,也有负责登记造册、管理文具纸张等物料的闲差。

面子上很风光,缺点是:职位不高,权力有限。

杨志廉要的是实权位置,手下人才不少,自然选择参加考试,公平竞争。

而韦太妃则高高兴兴让侄孙去做了闲职。

如此一来,既全了对方的面子,未彻底得罪人,又保证了关税征收、船舶调度、对外交涉、航线规划等核心业务岗位的相对纯净,由真正通过考核选拔上来的人才担任。

栖云居内,李德裕正给妻子揉着额角。

刘绰闭目躺在他怀里,叹道:“这大概就是为官之道?想做的事,十成里能做成七八成,已属万幸。剩下的二三成,不得不向这人情世故妥协。”

李德裕揽住她,宽慰道:“娘子已做得极好。至少核心未失,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