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四处散落。
“放箭!” 城墙上的明军将领一声怒吼,顿时箭如雨下。
精锐的弩手们弯弓搭箭,瞄准下方蜂拥而上的清军,利箭带着劲风,噗噗地扎入敌人的身体。
清军虽有牛皮护盾,却也抵挡不住如此密集的箭雨,不断有人倒下,惨叫连连,受伤者的呻吟与呼喊交织在战场上,愈发增添了几分惨烈。
但后面的清军毫不畏惧,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奋勇向前,眼中的狂热与嗜血愈发浓烈。
他们心中想着,大清的铁骑踏平过无数山河,这小小的山海关怎能挡住去路,今日定要以热血换得胜利,拿下这阻挡他们掠夺的关隘。
此时,清军的投石车也开始发威,巨大的石块被高高抛起,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带着千钧之力砸向城墙。
城墙上的明军士兵们纷纷躲避,石块砸落之处,防御工事瞬间崩塌,沙袋散落一地。
可明军立刻组织起抢修队伍,士兵们不顾头顶呼啸而过的石块,扛起沙袋,填补缺口,口中高呼:“誓死守卫山海关!” 他们的身影在硝烟与尘土中忙碌穿梭,成为这混乱战场上一道坚毅的风景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在这生死一线间,每个明军士兵都清楚,身后就是家国百姓,一旦城破,生灵涂炭,所以他们毫不畏惧,用血肉之躯扞卫着每一寸城墙。
沙鑫民乃地主之子,家境殷实,自幼便浸淫于诗书之中,可谓饱读诗书。
在家乡时,因家境优越,无需为生计奔波,常觉生活乏味,无所事事,整日周旋于诗酒宴会之间,旁人眼中的他不过是个富家公子哥。
后加入绿水书院,初时,其身上的书卷气与军中的硬朗作风格格不入,在严苛的军规军纪下,他屡屡碰壁,训练场上的摸爬滚打也曾让他心生退意。
但沙鑫民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凭借着自身的聪慧与坚韧,迅速适应了军旅生活。
他开始将所读之书的智慧融入军事谋略中,钻研兵书古籍,学习排兵布阵,不仅在战术运用上别具慧眼,还善于激励士气,团结士兵,常与麾下弟兄们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渐渐赢得了众人的爱戴,逐渐成长为一名儒将。
云梯一架架搭上城墙,清军士兵们如蚁附膻,顺着云梯攀爬而上。
他们一手持刀,一手攀援,口中呼喊着冲锋的口号,喊叫声在城墙间回荡,震得人耳鼓生疼。
城墙上的明军则用长枪、大刀与他们展开近身肉搏,刀光剑影闪烁,鲜血飞溅,每一次武器的碰撞都迸发出火花,仿佛是死神在战场上舞蹈。
沙鑫民身形高大挺拔,目光如炬,透着果敢与坚毅。他身披精钢战甲,在战火硝烟中熠熠生辉,战袍随风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他的英勇无畏。
当看到清军密密麻麻地顺着云梯爬到城墙半空,即将跃上城头时,他果断大手一挥,高声喊道:“弟兄们,手榴弹准备!” 其手下士兵们闻声而动,迅速从腰间解下早已备好的手榴弹,紧紧握在手中,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决绝的光芒,他们信任眼前这位将领,愿意跟随他赴汤蹈火。
沙鑫民眼神冷峻地盯着越来越近的清军,待到最佳时机,他再次怒吼:“投!” 刹那间,数十颗手榴弹如雨点般朝着云梯上的清军飞去。
这些手榴弹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弧线,随后纷纷在清军人群中爆炸。
“轰轰轰” 的巨响接连不断,火光冲天而起,爆炸产生的气浪将清军士兵无情地掀翻,云梯也被炸得粉碎,断裂的木头和清军的残肢断臂一同四散飞溅,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与血腥味儿。
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打击,让清军瞬间陷入了混乱与恐慌。
那些正攀爬在云梯上的士兵,被爆炸的气浪狠狠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