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此时李学武提到渔船制造领域再发展的新思路,无论是副总工程师朱超英,还是主管工业制造的宋和平,都已经同徐斯年一样,开始了深度的思考。
而提出未来发展思路,引起思维转变的李学武却没有往下思考,因为他不懂造船,也不懂港口运营,想多了也没用。
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他要是说错了,那下面的人完全可以否定他、反驳他,如果他说对了,那就得按他说的做。
“我在钢城工业区转了快二十天。”李学武双手插在大衣兜里往回走,一行人跟在他的身后,侧耳倾听他的话语。
实在是码头工地上风大,要是不仔细听,或许只有徐斯年几人能听得见。
领导下来调研哪里会说废话,尤其是李学武这样的实干家,字字珠玑。
“你们应该听到了一些风声吧?”
李学武回过头,眼神玩味地扫了几人一眼,道:“是不是,徐主任。”
“呵呵,没人给我打电话。”
徐斯年的回答一贯是顾左右而言他,这会儿面对李学武的问题他只是笑着回应道:“您多给我们提宝贵意见,我们一定虚心接受,积极整改,绝不让您失望。”
“拿话堵我没有用,我不吃这一套,你应该知道我的脾气。”
李学武轻松地笑着,抬手拍了拍徐斯年的胳膊,继续往前走。他边走边说道:“二十天的时间走访和调研,我不说问题发现了多少,就是这股子干工作的劲儿,我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头。”
“徐主任,你在营城已经四年了,在辽东工业区也有四年了,你帮我想想。”
他又回头看了一眼徐斯年说道:“到底是哪里不对头,我怎么就想不到呢。”
“哎——秘书长水平高,能力高,这要求自然就高嘛——”
徐斯年拍了拍巴掌,笑着说道:“别人怎么样我不管,我反正是坚决服从集团命令和领导,一心跟着组织走的。”
“哎——”李学武也学着他的语调抬起手点了点他道:“你徐主任到了营城以后别的方面进步不大,这扯淡的能力可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
“哈哈哈——”
——
李学武在钢城工业区调研期间如何表现早就传遍了整个集团,更别说营城了。
徐斯年并未表现出过分的担忧和紧张,李学武早就同他们吹过风了。
那顿酒也不是白喝的,先礼后兵也好,先声夺人也罢,都是正大光明的。
至少到现在李学武并未对集团在辽东的各工业企业表现出过分的干涉欲望。
不要说什么攘外必先安内,就冶金厂那几个小卡拉米哪里够李学武收拾的。
既然从一开始李学武就没打算收拾他们,也就不会再来找他们的后账。
从前如何都已经不论,李学武再去厂里调研,那就是工作。
就事论事,他所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只针对他们的工作和业务,再没有其他。
从这一点看,徐斯年在心里是很佩服他的,也很认同他的行事手段。
在思想上高度统一了各工业企业负责人的工作思路,消除了他们的防范心理。
只要把话说明白了,他们就不会往歪处想,李学武再说工作也就方便了许多。
就像现在,李学武来营城船舶调研,看了在造船坞、看了加工车间、看了工人宿舍等等区域,有问题都是当时就讲的。
营城船舶主要班子成员足足陪着他转了一整天,又在晚上召开了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李学武先是向营城船舶的干部们传达了集团的新年问候,而后又向他们宣贯了近期集团的思想工作要求。
这该有的套路完成以后,他才就营城船舶和港区建设施工提出了疑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