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想念天璋院的青登与遇难的紫阳【4500】(1 / 3)

将“宣传银镜”的重任委托给紫阳准没错。论名气的话,堂堂的“京都第一美人”、“只园第一艺伎”,确实是有一定的知名度。就凭紫阳的影响力,若能将她拉入伙儿,说服她来帮忙宣传银镜,那所起到的效果,可不只有简单的事半功倍。因为时间紧张,外加上也不是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所以青登并未带上任何随从,也没有告知任何人他此行的目的地,就这么独身前往只园。然而,他前脚刚上路,后脚就不禁感到后悔了——至少要让佐那子、木下舞和总司知道此事。其他人也就罢了,假使让佐那子等人知道他瞒着她们去只园……那问题很严重!一想到这,青登就不禁连打数个冷颤。出于谨慎起见,他扬起目光,仔仔细细地环视身周。天赋“火眼金睛+5”和“风的感知者+1”发动!眼睛睁大,耳朵尖起。确认无人跟踪他后,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对于只园,青登并不感陌生。早在当初古牧夫妇带他和佐那子畅游京都时,他就曾拜访过一次只园。只不过,那一次的拜访,是在大白天。而只园这座纸醉金迷的销金窟,得在夜幕降临之后才会显露其“真身”!这会儿,正当月亮升起之时。清明的月色从天幕上倾泻下来,照亮了蜿蜒流转的鸭川,同时也照亮了坐落在鸭川东岸的只园。在月光的照映下,那星星点点的灯火顿时暗淡下去,周遭的景物更显清晰。屋房上的黑瓦顶、河岸边的尚未长出新芽的柳树、潺潺溪水、沿河航行的帆船的甲板和顶篷……放眼望去,目光所及的一切都被抹上了一层银色的薄霜。那些三味线、琵琶、鼓所奏出的声韵,顺着阵阵夜风吹送向四方,显得悦耳而悠扬。进入只园,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旋即在眼前展开。只园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无不高高挂起大红色的灯笼。迷离、妖艳的红光,烘托起了钟鸣鼎食、酒池肉林的氛围。河道上,帆船来来往往,不时地送来新的游客,每当船桨摇过,碎裂的月影便如蛇一般在晶莹的水面蜿蜒跃动起来.......街道上,处处可见款摆着腰肢和丰满的臀部的艺伎,处处可见朝艺伎们投去色眯眯的目光的老少爷们。快活的笑声、细碎的谈话声和悠扬的乐曲声,融化在夜风中。偌大的只园俨如另一个秦淮河畔。换做是在以往,目睹此景此况后,青登顶多只会发出一声“真繁华啊”的感慨。可现在……青登面无表情地转动视线。灯笼的红光映亮了其瞳孔。渐渐的,其眉头慢慢蹙起。刻下,他蓦然想起某首名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用这首诗来形容自己现在的所见之景,实在是再合适不过。——时下还有这么多穷苦人受难,结果这帮家伙却事不关己地纵情享乐……具体是从何时开始的,青登已不记得了……总之,早在许久之前起,他就越来越看不惯那种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地方。这并不是因为他有精神洁癖。青登并不认为自己的这种“症状”是精神洁癖。他只不过是……亲眼见过太多、太多的人间悲剧、惨剧。经历了既抓过小贼,又破过大案;既入职过奉行所,又进出过江户城的复杂人生,他早已将世间百态都看了个遍。像滩烂泥一样躺在江户养生所周边的没钱看病的穷人们、被法诛党捣鼓的幻附淀逼至绝路的可怜人们、不知满足的奸邪恶人……每当目睹只园、吉原等地的奢靡风华,再联想到自己曾经亲眼目睹的这些惨烈光景,他的心里会产生一种不知如何形容的失落感……青登“呼”地深吸一口气,收拾好心情,舍去脑海里的这些繁乱想法,迈开脚步,急匆匆地赶往紫阳所隶属的“艺伎事务所”——百花屋。只园有2种类型的建筑。其一是指物,其为专门培养、管理艺伎的机构,类似于“艺伎事务所”。极少有单干的艺伎。一般而言,再大牌的艺伎都得依附在某家“艺伎事务所”的旗下。只有这样,才有机会服务高级别的客人,进而得到更好的发展。至于其二,便是“茶屋”了。“茶屋”提供吃饭、喝酒、游玩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