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抄自己算抄吗?(2 / 4)

快,就从这篇论文发现了一些特别的地方。

以他从加入美赛的评审工作的时间以来,这篇论文算是看的最为舒服的一篇。

整片论文的数学思维巧妙,结构严谨,模型假设充分而大胆,无论是第一问的评价,还是第二问的替代模型,都采用了超出大多数普通的美赛竞赛学生理解能力范围的高级数学模型。

即便是以他这位数学公里不弱的水力学专家来看,都有些不太轻松。

很难相信,这是几位老师口中,仅花了一天半时间,就在第二天中午之前就提交了的本科生能够做出来的美赛论文。

如果这个小组内不是有年岁颇大的留级本科生的话,即便是帝都和水木大学的研究生都未必有这个能力,将数学和工程学结合的如此巧妙。

廖弘甚至想直接找来这篇论文的原作者收为自己的博士研究生才行。

要论廖弘见到的本科生,年纪轻轻就拥有如此能力的学生着实不多,很快脑海里便浮现出来一个身影。

毕竟那也是他曾经朝思暮想,想要收为自己旗下研究生的一名天才,无论我天赋还是性格都极为的对他的脾气。

对了,那个人我怎么给忘了。

廖弘连忙打开自己的电脑,在知网上搜索到了一篇当初自己亲自发表过,但自己名字的位次却屈居第二的中文核心期刊。

想要下载,却显示未登录账号,好不容易借办公室所在学校的知网账号登录上去之后,又显示余额不足,只得自掏腰包付了九块钱,将自己发表的论文下载了下来。

打印出来之后,将其和代写网站的假论文放在了一起,在有关水坝选址的问题上,果然存在着80以上的相似度。

很显然,代写网站这篇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虚假美赛论文不过是一篇车头车尾的缝合怪,将方舟为第一作者、廖弘为第二作者的水力学论文背景删了个七七八八,然后将原先模型建立和求解的部分作为今年美赛a题的主要模型留了下来,随后在其他问再塞一些看起来相对专业、但实际上经不起推敲的知识,组成了一个样子货。

拿来偏偏不懂专业知识的竞赛考生还行,至于蒙骗他们这群深耕水利工作三十多年的老科研人来说,可想的有些太多了。

想到这里,廖弘再次拿起这篇有争议的论文来看,上面的每一个模型,仿佛都是突然就附加了实际意义一般,并不是简单的为了竞赛和论文的数学性而建立。

想到这里,廖弘迅速驳回自己试图将他们的参赛论文截断,留在国内差点给取消资格的建议。

其他的评委老师还是第一次看到作为评审组组长的廖教授脸上露出了一些失态的表情。

论成就,本次参赛的学生群体里,方舟以本科身份,成为sci一作的成在国内的重点大学来说,简直不要太强,简直是牲口一般的存在。

随后,廖弘组织所有评审组成员开会,并在会上将先前看的两篇论文多复制了几份,随后在研讨会上大声的说道。

“大家请看,这是发生在美赛之前,便已经发表过了的水力学论文。可以说,这次参加美赛选择a题的国内队伍,有一半以上的队伍都借鉴了这个思路,只不过是建模的推导过程有多有少罢了...”

“所以,组长,您到底想说什么?”众人不想听廖弘在这里扯皮,一名年轻的教授说道。

“这篇争议论文的始作俑者,虽然我看不到它的名字,但我能够从文章的写作习惯能够看出来,作者必然是我认识的人。”廖弘自信满满的说道。

“廖教授,是您学生吗?您早说啊,早知如此,我们不就不用讨论这么长时间了?”

“不不不,我还没有招本科生当弟子的习惯。”廖弘拿起茶杯喝了口水,接着说道:“论文的作者,来自的仙市的一位211大学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