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师,今日稍歇吧!府内新来一厨子,斋菜做的极好。” 闻言,圆觉睁开眼,略有诧异,还是欣然应下。 和尚也是人。 有的选,自然是吃斋菜比喝风饮尘来得好。 只是…… “莫不是有客到?” 聂文洞点头,悠然道:“一位聂某人等待已久的贵客。” “哦?” 圆觉心中好奇,却也没有多问,随他离开了法坛,走向前厅。 空旷的前厅,一桌素菜已然做好。 这年月,瓜果蔬菜本已难见,但此处,却足有三十六道不重样的斋菜,圆觉瞧的食指大动,也不由感叹。 就如绝大多数人根本不认为传说中的佛界存在一般,他们也根本不知道,一墙之隔,同天地之下。 也有人和他们不在一个世界中。 而这差距,未见得就比和尚与佛陀的差距来的小…… 大厅里,有一青衣人负手立于画像之前,其人体魄匀称,气息温润,犹如大家出身的士子。 “杨玄英。” 圆觉眸光一动,认出此人,心中顿时就有些惊觉。 非是针对来人,而是聂文洞。 杨玄英这人,在龙渊道名头不大,无家世背景,也无一官半职,但他却有个让人不容忽视的身份。 他是王府的客卿。 准确说,是陪世子读书的门客。 “好一副夜间除寇杀伐图。” 杨玄英微微一赞,回转身来,微微一笑。 其人高冠博带,面如冠玉,一袭青衫映衬下端是俊逸出群,这一笑更是为其平添三分颜色,如如君山微醉,美玉半醺。 任谁看到,都不得不道一声美男子。 “微末手段,杨先生谬赞。” 聂文洞回以微笑,请二人落座。 “大师有礼。” 杨玄英笑着见了一礼,方才落座。 几人寒暄几句,还是聂文洞率先开口,直入正题: “杨先生此番,是一人前来吗?” “一人来,莫非不够?” 杨玄英反问一句,见聂文洞不言,又是一笑: “使者嘛,难免要慢一些,不比杨某孑然一身来得快,算算时间,估摸还要一二十天,莫非聂大人急于这几天?” “这倒不至于。” 聂文洞哑然,一抬手,自有下人端着好酒上前,为两人斟酒。 “聂大人的选择,很明智。世子很喜欢,也很担忧,而且,聂大人能点名让杨某来,也是有心了。” 杨玄英微微一嗅,满意的点点头: “我一路来,见德阳府甚是荒凉,还担心喝不到一杯好酒,聂大人有心了。” “青州虽然遭灾,却又哪里缺先生一杯水酒?” 聂文洞笑着举杯,邀其同饮,也不忘招呼老和尚吃菜。 觥筹交错,未多时,圆觉放下碗筷,杨玄英也略有些酒意上头,佯作无意道: “实不相瞒,杨某此番前来,万象山曾有弟子前来告诫……” 万象山? 聂文洞神色不变,心中却是微微一紧。 万象山非山,而是一处府宅,宅子里,住着那位龙渊道如今最负盛名的万象山人。 这不是关键。 关键是这位是徐文纪的弟子,虽然算不得很亲近的弟子,可终归是弟子。 见聂文洞神色不变,杨玄英暗暗皱眉,又道:“聂大人不妨猜一猜,王大先生是什么意思?” “杨先生何必试探?” 聂文洞却不上他的套,开门见山: “老夫那位同窗自有千好万好,可惜,他不会如聂某人一般支持世子,甚至反过来,也未可知。” 声音平静,却冷淡下来。 聂文洞自然瞧的出面前之人的心思,更隐隐可知其背后之人的犹豫。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