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会狗急跳墙,会真的起兵作乱,那样一来势必会让朝廷分神平叛,甚至会影响汉军将士出征匈奴的计划!
如今看来,散落在各地郡国的霍家子弟多是些酒囊饭袋,根本掀不起什么大风浪,天子刘洵自嘲的笑了笑自己还是高看这些霍家子弟了!
此时,天子刘洵看到了廷尉路温舒和镇抚卿樊明联名上奏的奏章,是二人请旨处斩霍禹、霍显、霍云、霍山、邓广汉、王汉、张朔等主犯,以及数千霍家党羽的奏章!
只见天子刘洵拿起毛笔,在竹简上大笔一挥,便决定了霍家上下数百人、党羽数千口的最后命运!
将这份奏章交给中常侍耿国之后,天子刘洵回想起当年的霍光,不禁感慨万千。
天子刘洵非常推崇后世的班固和司马光,对此二人的历史上的观点很是赞同。
天子刘洵就曾记得班固和司马光对于霍光、霍家的评价。
班固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才三年,宗族诛夷,哀哉!
司马光霍光之辅汉室,可谓忠矣然卒不能庇其宗,何也?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执之,久而不归,鲜不及矣。以孝昭之明,十四而知上官桀之诈,固可以亲政矣,况孝宣十九即位,聪明刚毅,知民疾苦,而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亲党,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愤于上,吏民积怨于下,切齿侧目,待时而发,其得免于身幸矣,况子孙以骄侈趣之哉!虽然,向使孝宣专以禄秩赏赐富其子孙,使之食大县,奉朝请,亦足以报盛德矣乃复任之以政,授之以兵,及事丛衅积,更加裁夺,遂至怨惧以生邪谋,岂徒霍氏之自祸哉?亦孝宣酝酿以成之也。昔椒作乱于楚,庄王灭其族而赦箴尹克黄,以为子文无后,何以劝善。夫以显、禹、云、山之罪,虽应夷灭,而光之忠勋不可不祀遂使家无噍类,孝宣亦少恩哉!
班固和司马光相差了一千多年,但是二人都认为霍光是大汉帝国的忠臣,其对大汉帝国的功勋非常卓著。
可是不管是班固还是司马光,都认为霍家众人却非常不堪,按照天子刘洵理解的意思,霍家众人于霍光来说,就是“猪队友”,将霍光辛辛苦苦数十年打造的霍家权柄一朝败光!
想到这里,天子刘洵也不禁叹息一声。
“世事万千,寻常之人岂能左右?”
天子刘洵心中暗道“霍光是和何等人?被孝武皇帝这样的千古一帝看重,能够将一个被战争拖得精疲力竭的大汉帝国硬生生的拽了回来,用短短的十几年便让一个千疮百孔的华夏重换生机,这是何等的才智和手腕!”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霍光,却有着霍显、霍云、霍禹、霍山这些家眷,让霍光在死后还蒙受了叛臣家主的污名!当真是世事难料啊!”
这时,中常侍耿国办完事务赶了回来,天子刘洵见状便叹息一声,说道“奏章叫到镇抚司了?”
中常侍耿国拱手说道“启奏天家,仆已经将奏章交给了镇抚卿樊明。明日一早,镇抚卿樊明将会同廷尉路温舒一同监斩,将霍禹、霍显、霍云、霍山、王汉、邓广汉、张朔等一众人犯斩首弃市!”
天子刘洵听到这里点了点头,忽然想起了自己在尚冠里的院子,眼角不禁微微泛红。
“再给镇抚卿樊明、廷尉路温舒送一道圣旨霍禹、霍显二人改判为腰斩,其余人等依旧是斩首!”
听到这里,中常侍耿国不禁浑身一震,看来天家心中的仇恨依旧没有散去!
“诺!”
心中想着,中常侍耿国脚下却不敢怠慢,急忙再去传旨。
次日,长安城内外万人空巷,数万百姓汇集在长乐宫外的广场上,只见霍禹、霍显、霍云、霍山、王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