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汴梁城时就已经织出样品来了,品质完全不输丝绸,他认为这将会赚一笔很大的财富。
于得有觉的自己很苦逼,等了这么久被人捷足先登了。
王守怎么可能将棉布的经销权给柴家?有钱自己赚不好吗?
这一日于得有又求见了林近,“大人,棉布的事?”
林近呵呵笑道“那是我老丈人,我将此事全部交给他管了,不过我答应你的事也还算数,两浙路的经销权给你们柴家如何?”
于得有一听急忙点头道“够了!有两浙路的经销权柴家便知足了。”
林近随即道“你先回去吧!我会帮你打声招呼!”
于得有急忙告辞离去了,他回到客栈将此事告诉了柴森和柴婧。
柴森道“姑父也不用灰心,有两浙路的经销权便足够跟爷爷交差了。”
于得有叹气道“唉!谁知道突然杀出个老丈人!咱争不过也没法争。”
他说完看了看侄女柴婧,似乎算计着什么!“婧儿,你觉得林致远怎么样?”
柴婧想了想道“挺随和的人不错啊!”
“那就好!那就好!”
柴婧没听出于得有的意思,一旁的柴森却大概才了个八九不离十,他也没说话,准备写信回去问问爷爷的意思。
林近收到了王蕴秀的信,他如今有了货真价实的女儿,自然是非常高兴的,那个女人会不会因为生了个女儿哭鼻子?
“名字吗?就叫林檀儿吧!”林近提笔给王蕴秀写了回信。
而此时的王安石一行人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来到了渭州城,在得知又连下三城后,便直接带着人经过环州进入了韦州地界。
司马光被任命为耀德城的知府,到了此地也打起这些灾民的主意了。
“介甫,你这五万灾民给我留下一半如何?”
王安石自然不肯,自己一冬天才攒了这么多怎么可能给他,一行人到了耀德城连城都没进便径直去了鸣沙城,生怕司马光抢人。
林近此时就等着王安石前来呢!
几日后王安石到了之后,他早已将这些人的住处安排妥当了,甚至今年要种的木棉种子都给他们准备好了。
王安石一脸懵逼的接过鸣沙城扩建的图纸,又看了看一屋子的棉籽,嘴角微微抽动了几下。
“你这就要走?”
“水泥作坊给你建好了,砖窑你自己建就行了,还有煤炭你自己招人挖就是了。”
王安石问道“钱呢?”
“钱你跟范公要!”
王安石又问道“木棉又有什么用?”
林近只得将王安石等人带到了纺织作坊里,将王守介绍给了他们。
“如何?此地的出路我都帮你想好了。”
王安石摸着柔软的棉布,频频点头道“好东西,只此一种东西就可以让此地富裕起来。”
林近嘱咐道“棉布的制作方法不能被西夏人窃取,这一点你要注意。”
“禹玉和子容留在了溥乐城和萌井。”
林近道“大材小用,让他们来鸣沙城,天湖边我还要建一座城。”
“为何还要建?”
林近解释道“河对岸的应理和沙陀也需要防备,所以那里需要一座城。”
事情交代清楚林近便启程回渭州了,他需要回去把土豆和地瓜的事处理好。
而来西北军事实践的那些学子也算是经历过了几场战事,被林近一起带回了渭州城。
范悦娍没有看到清澈见底的黄河,却看到了湛蓝的天湖,也算不虚此行。
回到渭州林近便将这些学武科的学生按照年龄分成了三组。
十岁至十五岁的一组,十五岁至二十岁的一组,二十岁以上的一组。
“每个人写一份这次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