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请君留步(2 / 3)

则欠身退了出去。

未时,富弼已经到了赵祯的文德殿。

“参见官家,不知官家召臣来所为何事”富弼行礼道。

“彦国,皇城司的察子在辽国策反了一位颇为重要之人,近期可能就要行事。唤你前来是为了让你提前有个准备,近些时日尽量安抚好那些契丹人”赵祯开门见山的说道。

富弼闻言心里一阵心惊忙道“为国事分忧,臣必当竭尽全力”

赵祯点点头又道“听闻你颇为看重近日闹的汴京成沸沸扬扬的林致远?”

富弼听赵祯问林近之事只得答道“回禀官家,臣是看此子有些才能,又是忠义之后故才与其见了两次”

“此子可有进士之才?”赵祯又问道。

富弼闻言回道“此时言之过早”

“那彦国为何对其颇为照顾”赵祯不解道。

“此事只因臣的外甥女送了臣一支铁笔,让想起臣之前在将作监时种种,故起了好奇之心。与其一翻交谈,只绝此子言论颇有王佐之才,才有所看护”富弼解释道。

“铁笔是何物?”赵祯问道。林近制作的铁笔赵祯确实还没听说过。此时用铁笔的大多是行商一类的生意人。

富弼在袖中拿出铁笔让赵祯观看后,又在纸上写了几个字。然后说道“此笔便于携带,无需磨墨,书写迅速。也算一件奇物”

赵祯看后也觉得惊奇,问道“彦国此言莫非此物是那林致远所做?”

富弼点点头说道“那林近是铁匠人户,做得这新奇之物不难”

赵祯点点头若有所思,又问道“彦国可知活字印刷之法?”

富弼闻言摇头说道“臣未曾听闻,不过那林致远倒是提过雕版印刷之法”

“此言何意?”赵祯问道。

富弼便把当日林近所言叙说给了赵祯。

赵祯闻言说道“学无止境,术亦无止境”似有所悟,又始终找不到头绪。

“彦国认为此子可堪大用?”赵祯问道。赵祯的想法很简单,既然你富弼欧阳修觉得林近是个人才,想将其收为己用。此事让朕来做岂不更好。

“臣认为此子要么不用,要么大用”富弼一脸郑重的说道。富弼但不是坑林近,是林近给富弼的感觉就是如此。

“彦国此言何意”赵祯接着问道。

“此子涉猎诸子百家,又堪透世事无常,淡泊名利,又为亲情所累”富弼说道,接着又把林近不喜读书,无意科举等诸多琐事一一道出。

“此子莫非是想做一个隐士?朕听闻此子年不过十五,因何一副垂垂老翁之心态”赵祯闻言喃喃道。

“臣与永叔也如官家一般不解”富弼说道。

“就如那句,天不生吾林致远,诗坛万古如长夜。虽他说是同窗之间玩笑之语,焉知他是不是真的如此认为。”富弼又说道。

赵祯也是点点头说道“即已为永叔的弟子,此子到底如何日后便知”

“官家所言极是”富弼也是同意的说道。

“今日便到此为止,彦国早些回去歇息吧!今日关于辽国之事切不可外传”赵祯说道。赵祯说完又吩咐一个小宦官带富弼出宫。

富弼一礼说道“遵命,那臣这就出宫去了”说完告退离开了文德殿,由宦官带着出宫去了。

富弼走后张茂则守在赵祯身旁问道“官家可是想见一见这林致远?”

赵祯摇摇头道“朕的这些臣子,从来都是无利不起早。朕这大宋多少人才都被他们笼络起来。”

张茂则站在赵祯身后低声说道“最终他们不还是都得听官家的”

赵祯闻言说道“你这老奴就知道宽朕的心”

“张茂则你来说一说这林致远为何制作这铁笔?”赵祯问道。

张茂则听到赵祯问话忙低身回道“或许是为了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