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河经略安抚使路
熙河经略安抚使路
因为章越,王韶的捷报传来,朝堂顿时是一番新气象。
大捷当日,官家即大行封赐,吴充因军功右谏议大夫升任工部侍郎。
其长子吴安诗本官加为大理寺评事。
次子吴安持,因是王安石女婿之故,已是开封府兵曹参军兼权发遣提举市易司。
吴安持本官亦加为大理寺评事。
吴充三子吴安时还未封荫,如今加为秘书监校书郎。
吴充上疏言自己坚持出兵熙州的决定是承袭其兄吴育,当年吴育为参知政事时候,上疏认为李元昊其人反复无常,可以按照太祖皇帝对付南唐时的办法,就是不可一蹴而就当徐徐图之。
结果为宰相张士逊嘲笑说,难怪众人都说吴正言心风(脑子有病),果然。
当宋军三川寨,好水川大败之后,吴育之言被证明有先见之明,他又上疏提议联合了唃厮啰一共攻打党项。
吴充支持章越出兵,也是当年他兄长留下的政治遗产。
官家听了感慨不已给吴安度加官。
吴安度在年初时,招试舍人院,赐予进士出身,算是吴家越得胜自是声望受损。
吴充道:“我可以帮你安排,不过你需先与你爹爹说清楚。”
李太君笑道:“二哥儿如今不也是在王介甫那做事,既同是女婿帮丈人做事,咱们文六哥儿怎么不行。”
吴安持如今提举市易司,而市易司是王安石推行市易法所新设的衙门,因此说吴安持给王安石做事。
宋朝官场上对宰执的儿子约束颇多,但对宰相的女婿约束少。文及甫虽然得荫,所以文彦博一直不安排他做事。
吴充道:“既是你爹不愿开这个口,我便替他来安排,你要去哪里做官?”
文及甫精神一振道:“老泰山,听闻官家欲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小婿与度之相熟,想去此处……”
吴充双眼一眯,心道好啊,你小子倒是消息灵通。
没错,熙河经略安抚司还在筹谋中,但文及甫已是先一步得了消息。
吴充道:“你倒是厉害,熙河路以后是能出将相的,确是一条青云之路,你想去这里搏一搏功名是好的,但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文及甫道:“老泰山此正是小婿之志,何况小婿听说连韩大郎君也有意去熙河……我怎能不如于他。”
吴充心道,没料到,连韩琦,韩忠彦都动了心思。韩忠彦可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而且与章越交情很好。
因为熙河开边,多少人因此升官晋爵,谁能够不动心?
而且下面熙河经略安抚使路要设立,多少人都想托人往里钻,找人四处说情。
他们都看准了,跟着这条路是真真正正地能博一个军功,有此军功传家,方使家族能够真正地长盛不衰。
他吴家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所以这两个衙内都动了心思,过来摘桃子了。
当然也不纯粹是摘桃子,这二人在当今衙内之中,正好也是颇具干才的。
吴充道:“那我便帮你安排安排。不过有一句话我说在前头,你们此去熙州,是打着这熙河路经略使会着落度之身上吧……”
吴充看了文及甫神色,对方果真有这个打算。
吴充道:“若度之为经略使,我绝无二话,但眼下看来……”
文及甫讶道:“难道度之立此盖世之功,却仍不得经略使吗?”
吴充点了点头。
次日登朝,吴充大步上殿。
这一路走来,众官员对他都是露出了恭敬谦卑之色。
吴充之前因主张对熙州用兵故一直在朝中被压抑,主和派的官员对他都十分不满,但如今他终于是吐气扬眉了。
吴